北京中期 楊莉娜
油脂近期出現一輪可觀反彈,可惜,技術上超跌反彈未得到基本面持續有利的配合,終于難抵基本面偏弱及外圍下探的共同壓力,繼續下探尋底之路。
一、系統性風險重壓,商品哀鴻遍野
宏觀面近期并不平靜,在當前經濟發展放緩,大宗商品需求預期回落。近期隨著各國紛紛降息刺激經濟增長,復蘇相對顯著的美國資產進一步得到關注,美元突破上行,大宗商品反彈受挫,黃金再度跌破1400美元,工業品反彈后出現下跌,農產品波動略小也受到波及。
從大宗商品角度看,近年來上漲反映著中國需求的變化。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緩慢,大宗商品需求預期下降。疲弱的工業生產數據以及溫和的CPI未引發降息,而且,就近期的政府表態來看,政府投資刺激經濟增長空間有限,這意味的動用財政刺激手段的可能性也在下降。中國經濟增速主動下降,意味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商品需求減少,大宗商品反彈乏力。
二、油脂基本面消息仍偏空,去庫存是長期過程
美國農業部5月月度供需報告總體對豆類油脂均偏空。隨著新作種植的開始,市場關注焦點將從2012/2013年度美豆極緊張的庫存,將向新年度供應庫存極大改善過渡。從全球角度來看,植物油庫存消費比改善,料達到12%,高于8%的安全庫存水準,整體供需偏寬松,這對新年度而言,仍是一個偏空的信號。
南美大豆逐漸上市,供應壓力持續壓制市場,隨著國內最為緊張的5月合約到期交割,市場關注點轉向本年供應逐漸轉向寬松的情況,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,大豆到港量較為集中,對于國內市場的壓力仍會持續存在,尤其是對于下游產品壓力加大。大豆未來進口量料會大幅增加,4月實際到港428.50萬噸,下月預報到港601.75萬噸,預期5-7月進口量料會達到1800萬噸以上。近期豆粕仍偏強,禽流感的壓力漸行漸遠,畜禽出貨逐漸恢復,豆粕相對供需緊張于油脂,油廠延續挺粕,油脂本身處于消費淡季,短期難有太強勁的表現。
從油脂庫存看,近期略回落,但是仍處于充足。棕櫚油近期庫存在148萬噸附近,較此前有所回落。今年直接進口植物油較去年有所增加,根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,今年4月份中國進口食用植物油77萬噸。1-4月份食用植物油進口總量為264萬噸;去年同期累計為227萬噸,同比增加16.4%。根據商務部監測,4月實際到港量,豆油7.95萬噸、棕櫚油54.8萬噸、菜籽油11.63萬噸,總體維持平穩增長。在國內棕櫚油庫存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且中轉庫存幾乎滿庫的情況下,未來中國棕櫚油進口量減少是必然趨勢。根據馬來西亞船運調查機構的數據,相比于上月前15天的將近20萬噸,本月前15天中國至進口了10萬多噸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從ITS的數據口徑看,在最近的5天內中國至進口了1.2萬噸棕櫚油,而SGS的統計口徑顯示中國只進口了2.4萬噸。雖然有印尼爭奪資源的原因,但是進口減少已顯端倪。
馬來西亞棕櫚油目前庫存水平意外降至200萬噸下方,近期走穩相對有利,但這種改善的空間值得商榷,一方面馬來西亞棕櫚油已經進入3-10月的產量增長周期,產量增加程度與月度出口水平逐漸接近,一旦出口低于產量拐點,庫存回落空間將被限制。因此,馬來西亞后期出口需要尋找到新增長點。
三、后期關注焦點信息
未來市場關注焦點料集中在幾個方面:
1、國際市場,北美關注種植進度及天氣炒作,當前或在預熱階段。由于去年干旱炒作對國內傷害較大,今年故伎重施引人上鉤的可能性下降。今年在預期面積產量增加的情況下,單產也放在高位,未來調降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。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壓力減少,后期出口需求變化影響加劇,關注出口數據。
2、國內高庫存消化仍為長期過程,棕櫚油進口下降,或令庫存逐漸見頂,若現壓力緩解跡象則對整體期價逐漸形成支撐。
綜合上述,油脂近期弱勢震蕩態勢,近期被帶跌,反攻卻也乏力,目前處于利空題材基本已經有了較長一段時間的消化的時點,或令跌勢逐漸有所放緩,震蕩尋底暫延續,等待多空轉化。
|